時序邁入 9 月宣告著夏天的結束,而每年伴隨著夏季開始在英國各地舉辦的同志驕傲遊行也暫告段落。從超過百萬人參與的倫敦大遊行,到東南部的海城布萊頓、北英格蘭的里茲、曼徹斯特、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和愛丁堡,遍地開花的遊行活動展現了對同志社群的堅定支持。

然而,性別平權的爭取從來就不應只存在一年 365 天之中短暫的數周。在街頭之外,有一群人選擇站上舞台,透過他們的創作與演出,講述真摯動人的同志故事。

很難想像還只是 25 年前,《倫敦旗幟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tard)曾以「停止粉紅戲劇的瘟疫」為題,刊載了劇評人 Milton Shulman 對於當時倫敦上演多部同志相關的舞台劇加以批判。

還好,粉紅戲劇沒有被擊倒,而是成為更明燦的彩虹,堅持在倫敦劇場的舞台上,一起來看看我們挑選出來五部近年來值得關注的 LGBTQ 舞台作品吧。

《長靴妖姬》(Kinty Boots)

劇本|Harvey Fierstein
音樂|Cyndi Lauper(詞曲)
導演|Jerry Mitchell

當舞台聚光燈亮起,性感豔紅的長靴隨著音樂踢動,2005 年的電影《長靴妖姬》絕對是許多觀眾最熟悉的性別變裝電影之一。講述老鞋廠的年輕繼承人 Charlie 面對傳統製鞋業的式微,偶然遇到變裝皇后 Lola 後,興起替她們製作演出長靴的想法,在兩人通力合作下,克服難關並帶領鞋廠成功轉型的故事。

電影大熱也促成《長靴妖姬》音樂劇的誕生,找來對變裝皇后題材相當熟悉的 Harvey Fierstein 負責劇本,他曾以《同性三分親》(Torch Song Trilogy)和《髮膠明星夢》(Hairspray)中的變裝角色分別奪下東尼獎話劇類和音樂劇類最佳男主角獎,並憑著音樂劇作《一籠傻鳥》(La Cage aux Folles)獲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劇本。而寫出同志經典國歌《True Colors》的老牌歌手 Cyndi Lauper 則擔任詞曲創作。一流的製作團隊讓《長靴妖姬》順利拿下 6 座東尼獎和 3 座奧利弗獎,在全球各地掀起一股紅靴熱。

© Matt Crockett

不單僅是表面的娛樂效果,變裝皇后的敢曝美學更是對主流性別框架最直接的衝撞與抗議。故事中傳統的紳士男鞋與火辣的性感長靴、狂放的變裝皇后與保守的鞋廠技工,看似毫無交集,但當 Charlie 和 Lola 同唱起《Not My Father’s Son》時,他們心中渴望被父親認可的心卻是一樣的。而不管他和你有多麼不同,「勇於接受別人的樣子」是這部戲告訴我們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自 2015 年開始在倫敦 Adelphi 劇院演出,《長靴妖姬》於日前宣布將在 2019 年 1 月第 1400 場演出後告別西區舞台。此外,百老匯原版卡司於今年首度前往中國巡演,結束了上海與廣州的場次後,目前該劇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至 9 月 16 日。


 

《美國天使》(Angels in America)

劇本|Tony Kushner
導演|Marianne Elliott

受眾多劇評人一致推崇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同志舞台劇,《美國天使》是由「千禧年降臨」(Millennium Approaches)和「重建」(Perestroika)上下兩部組成長達 8 小時的史詩大作。講述 1980 年代的美國社會,面對性別、宗教、政治、種族、金權與疾病的死亡威脅盤錯交雜,下一步人們該往哪裡去?

不管是 1990 年代初期,分別在英國國家劇院和美國百老匯 Walter Kerr 劇院演出的兩個版本,亦或是 2003 年 HBO 改編的迷你劇集,《美國天使》憑藉著優異的劇本、卡司和導演製作,每每都大受好評。相隔 25 年後,2017 年英國國家劇院再次復排此作自也不例外,匯聚 Andrew Garfield、Nathan Lane、Denise Gough 和 James McArdle 等一眾出色演員,加上曾執導《戰馬》、《深夜小狗神祕習題》的名導 Marianne Elliott,毫無懸念的奪下奧利弗獎最佳復排戲劇,揮軍百老匯舞台後同樣在東尼獎上大放異彩。

© Helen Maybanks via National Theatre

一個出身上層菁英階級的愛滋病患者、一個無法面對愛滋情人的猶太人、一個躲在深櫃裡的已婚摩門教徒、一個藥物成癮的妻子、一個貪圖金權、鄙視同志但自己卻是同志的保守共和黨人,以及一個從事變裝演出的黑人護士,在愛滋病蔓延的混亂世紀末,他們各自處理自身面臨的難題,卻發現彼此的命運早已與美國社會緊密交纏。

美國同志平權的發展一直具有十分強烈的政治性,石牆運動後,同志運動的風起雲湧所面對的是以宗教為依歸的美國傳統家庭價值、雷根領導的極右派保守政府,還有將愛滋病肆虐歸罪於同志族群的誤解。而愛滋病如同一種隱喻,它不僅存在於人身,也潛伏在社會之中,當舊有的秩序、價值與信仰如愛滋病發時崩解,隱藏在人心與社會中的黑暗、惶恐與不安折磨得使人幾近癲狂。

© Helen Maybanks via National Theatre

在這樣濃烈的悲劇色彩之下,《美國天使》卻也藏著一種絕望至深後的谷底反彈,那是一種美國文化中人本位的樂觀思想,惡人必會遭懲,而更為美好的新時代在人們的努力下終將來臨,聽來也許有些迂腐,但在如此苦痛後卻也令人由衷感到欣慰。

《美國天使》雖已結束英美兩國的演出,但拜科技所賜,英國國家劇院所製作的 NT Live 將不定期的在許多國家的影院放映本劇的現場錄製版,詳情可參見 NT Live 網站


 

《人人都在談論傑米》 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Jamie

劇本|Tom MacRae
音樂|Tom MacRae(詞)、Dan Gillespie Sells(曲)
導演|Jonathan Butterell

從《歌舞青春》、《歡樂合唱團》到《搖滾教室》,青春活力的校園故事向來是音樂劇的熱門題材之一,但如《人人都在談論傑米》一般,以青少年的性別認同發展作為故事主軸的作品卻相當少見。

改編自 BBC 3 於 2011 年製作的紀錄片《傑米:16 歲的變裝皇后》(Jamie: Drag Queen at 16),《人人都在談論傑米》有著典型的英國故事架構,主角 Jamie New(人物原型為 Jamie Campbell)出生在北方的保守小鎮上,他夢想成為一名變裝皇后,卻不受到父親的認可,幸好在母親、阿姨及好友一路無條件的支持下,他成功登上舞台並如願穿上裙子參加學校的畢業舞會。

© Alastair Muir

本劇首演於雪菲爾克魯西布劇院(Cruible Theatre),由知名樂團 The Feeling 的主唱 Dan Gillespie Sells 作曲,2017 年首演後佳評如潮,立刻被倫敦知名的阿波羅劇院相中於同年 11 月在西區舞台開演,而後更因極佳的票房成績,兩度宣布加演至 2019 年 4 月。

一個「夢想成為變裝皇后的高中男孩」對許多人來說絕對是頗具爭議的題材,但《人人都在談論傑米》卻深受觀眾追捧喜愛,在今年拿下以大眾戲迷票選為依據的「WhatsOnStage 戲劇獎」最佳新音樂劇、音樂劇類最佳男主角與女配角獎等三項大獎。

每當走過戲院外看到那些帶著小孩的父母,或是由學校老師領著的學生團體排隊準備入場,便足以確信《人人都在談論傑米》無疑是在這個性別流動的時代,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堂最好的性別平等教育課。

如果當初我們曾為《舞動人生》(Billy Elliot)裡愛上芭蕾舞的 Billy 感動,那麼喜愛華麗扮裝的 Jamie 也值得我們給予掌聲,就像 Jamie 首度變裝登台後在小鎮引起的熱議,2018 年的倫敦,毫無疑問許多人都在談論 Jamie,那個勇敢成為自己的青春少年。


 

《悲喜交家》(Fun Home)

劇本|Lisa Kron
音樂|Lisa Kron(詞)、Jeanine Tesori(曲)
導演|Sam Gold

改編自美國漫畫作家 Alison Bechdel 於 2006 年出版的漫畫回憶錄,《悲喜交家》是美國百老匯首部以女同志作為主角的音樂劇,2015 年首演後一舉拿下當年東尼獎 12 項提名,最終斬獲了最佳音樂劇、音樂劇類最佳導演、劇本、詞曲和男主角等五項大獎。

故事由步入中年的 Alison 決定拾起畫筆扮演自己生命歷程的旁觀者,回顧她生命中那些關乎她自我性向的發展以及與她已逝的父親間那段尷尬微妙的父女關係。

旋轉舞台上,三個分別代表人生不同階段的 Alison 如漫畫格般隨著作者對回憶的深掘交錯出現,少時與父親經常玩起的造飛機遊戲、入大學時情竇初開的初戀,還有向父母出櫃告白換來莫名的漠視,在質問後卻發現,原來,家中的同志不只她,她的父親也是一名藏在深櫃裡的同志,而這解釋了那個小時候常到家裡的水電工人、那些與父親過從甚密的「學生們」、許多夜晚中父親的不告而別、母親長年來的鬱鬱寡歡、父親在車禍逝世前愈發古怪的行徑……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 Marc Brenner via Young Vic

「一齣家庭悲喜劇」(A Family Tragicomic)是 Bechdel 為這部自傳漫畫所下的副標,像是劇中那首她與兄弟們為家中經營的葬儀社(Funeral Home)創作的歡樂廣告歌《Come to the Fun Home》,或是那首只存在於美好幻想裡全家團圓齊唱的《 Raincoat of Love》,再再凸顯了家中的荒謬矛盾。

有悲有喜,便是家庭的本質,成長絕非是全然歡快的過程,特別是那些以愛之名造成的傷害,然而也正如  Bechdel 在結局對父親的寬懷,縱使再痛,我們終究也要學著原諒。

《悲喜交家》在 Young Vic 劇院的英國首演檔期於日前正式告終,但憑著其滿獲的五星好評和場場售罄的票房實力,相信有很大的機會能夠很快移轉至西區劇場再次與觀眾見面。


 

《繼承》(The Inheritance)

劇本|Matthew Lopez
導演|Stephen Daldry

「可能是本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美國舞台劇。」

這是《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對《繼承》於今年 3 月在 Young Vic 劇院首演後給予的盛讚。以 E. M. Forster 的經典小說《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為故事藍本,《繼承》被視為是獻給 21 世紀當代社會的政治寓言。

那是愛滋危機過後的美國紐約,一群年輕的同志聚集在一起試圖述說一個關於他們自己的故事,圍繞在 Eric 和 Toby 這對同志情侶與他們的朋友間,故事裡的每個人都被困在一些生命的難題之中,Toby 在追名逐利的過程中拋棄了自我、基進的自由派青年 Jasper 對政治感到不滿與失落、單純的 Leo 在學習愛的過程中受了傷,他們的困難不僅與周遭的人有關,也與這個逐漸令他們迷惘的世界相關。

這群千禧世代的年輕同志們未曾活於那個同志之情無法言說的保守時代,也不曾經歷過那個身邊朋友一個一個因為愛滋被厭棄而死亡的末日世界,但在與 Forster 靈魂化身的導師 Morgan,或是老一輩同志 Walter 和 Henry 間激烈的辯駁之中,那些他們該依恃而活的價值漸漸明晰。

© Simon Annand via Young Vic

數十年間,世界早已不同,同志權益取得了相當大程度的進步,甚至連當年等同於「死亡判決」的愛滋病,也因為預防藥物 PrEP 的發明,變得不再令人懼怕。然而,很多事卻也從未改變,階級的對立、保守主義的反撲、理想主義與金權名利的矛盾衝突、甚至對於同志群體的包容接納,是否只是主流權威對於同志文化收編的伎倆?

以上種種在劇中並未給出答案,但透過三個世代同志間的對話,《繼承》是對當前社會的一個溫柔提醒,即便環境如此艱惡、即便世界仍有許多的污名與不友善,愈是困難無助之際,我們就愈不應該忘卻過去有一群人甘願承受、努力奮鬥的意志。

© Simon Annand via Young Vic

接近尾聲時,英國傳奇演員 Vanessa Redgrave 作為全劇唯一的女性,飾演一個在愛滋爆發期失去兒子的母親,在她溫暖感性的自白訴說著那段傷痛的歷史。過去,我們也許遲了一步,但正如女性擁有孕育傳承生命的偉大力量,我們還有未來在等著。

如同劇中那棵象徵華盛頓立國精神的櫻桃樹,指點了一條前人走過的道路,而我們要做的便是接著走下去……

《繼承》於今年 5 月在 Young Vic 完美落幕後,來自劇評人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也讓製作方迅速宣布《繼承》的西區移轉將自本月 21 日開始,在倫敦 Noël Coward 劇院演出至 2019 年 1 月。

不管是同志、性別或是身份政治的議題,一直以來便活躍於許多獨立的小眾劇場之中,但當這些過去被視為是邊緣題材的作品,從非主流的小型劇場走向每年售出千萬張戲票的倫敦西區,所展現的是一股無法忽視的發聲力道。

身在倫敦,能夠親眼目睹一群人用力揮舞著彩虹的大旗,為驕傲出演,那是一種幸運。